• 歡迎光臨~南京徐航航空設備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旅游景區雷電預警及防雷裝置介紹

    發布時間:2022-03-24 16:34:15

         多年來,和氣候變暖相關極端天氣或氣候事件在全球大多數地方越來越頻繁地發生,造成多種災難,給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在中國大部分地域,每十二個月3月以后,多種雷電天氣顯著增多,雷電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危及景區工作人員和游客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針對旅游景區雷電預警及防雷裝置維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南京徐航航空設備有限公司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旅游景區雷電預警的情況。



    1.雷電監測和預警

    1.1旅游景區宜建設雷電監測和預警系統。

    1.2雷電監測定位系統應符合QX/T79.1-2007的要求。

    1.3旅游景區宜建設地面大氣電場監測站網,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3.1電場儀應放置空曠平地,半徑3km范圍內地面粗糙度系數Gr小于1,可位于游客中心,索道上行及索道下行處;

    1.3.2大氣電場監測網的站間距不宜大于10km,景區雷暴活動最多方位上應加密布設。

    2.雷電預警應包括雷電活動的0h~12h的潛勢預報和0h~2h臨近預警預報。

    2.防雷裝置的檢測與維護

    2.1旅游景區的防雷裝置應按GB/T21431的要求,由當地具有檢測資質的機構每年檢測一次。

    2.2景區內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根據建設項目防雷工程施工進度進行跟蹤檢測。

    2.3旅游景區防雷裝置的維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a)檢查接閃桿、接閃帶(網、線),桿塔和引下線的腐蝕情況及機械損傷,松動等,若有損傷,應及時修復,特別是在斷接卡或接地測試點處,應進行電氣連續性測量;

    b)測試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若測試值大于規定值,應檢查接地裝置和土壤條件,找出變化原因,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c)檢測內部防雷裝置和設備(金屬外殼,機架)等電位連接的電氣連續性,若發現連接處松動或斷路,應及時修復;

    d)檢查各類電涌保護器的運行情況,若發現接觸不良、漏電、發熱,積塵過多等,應及時處理。

    二、產品組成



    三、雷電預警裝置的應用
    4.1 雷電預警裝置與傳統被動防雷的比較
    隨著雷電災害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單位,集體以及各類組織開始意識到雷電保護的重要性,并且在實際應用中,采用了完善的雷電保護措施,如,避雷針,接地系統和浪涌保護系統。然而,在很多情況下,以上所述的傳統被動式雷電保護即使設計的再標準,也無法做到最全面的保護,每年依然有大量的雷電災害損失產生。甚至,在一些特殊場合,無法采用傳統被動式的雷電保護(例如,大面積的戶外活動場所)。
    因此,出于對重點單位,部門的防護等級提升的需求,在最新的國家標準GB/T 38121-2019《雷電防護 雷暴預警系統》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 – 預防性保護:即,提前探測雷電的活動趨勢,在精確的時間范圍內,對特定的區域提供雷電預警信息,以便提前采取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從而便于用戶提高防護等級,減少財產,人身安全的損失,提升管理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雷電預防性保護并不是用來替代傳統被動式雷電保護,而是一種提升保護等級的補充措施,尤其適合景區,石油石化,電力,通信,交通等對防護等級要求較高的場所。

    4.2 雷電的形成與雷電探測裝置的分類
    在正常的天氣條件下,大氣中的正,負電荷處于平衡的狀態。此時,相對于大氣以及地面上的物體,大地擁有更多的負電荷。然而,當一個雷電風暴開始形成時,電荷將發生極化,該極化分為三個部分:云端頂部的正電荷,中間部分負電荷區( -10 至 -20℃),以及在冰點附近的一小部分正電荷。由于云的較低部分充滿了負電荷,從而引起大地以及地面上物體充滿了正電荷,從而在大氣中產生可達數萬伏的電場。從可觀測和測量的角度,雷電的形成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階段一:電荷的分化和積累階段。在此階段能夠探測到大氣電場的上升,但一般并沒有成熟的雷電形成。
    階段二:云間放電過程。在此階段,由于電荷的分化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最先在云內或云間產生了放電活動。此時,可以聽到雷聲,或看到云內的閃電。
    階段三:云與地放電過程。在此階段,一個成熟的雷電活動已經形成,大量的云閃與地閃正在發生。
    階段四:消散過程。由于放電結束,云層中的電荷重新趨于平衡,大氣電場也隨之下降至平衡狀態,一般小于300v/m。
    綜觀,在所有的階段中,大氣電場的上升是雷電形成的主要表征之一。尤其在雷電活動還沒有產生時,大氣電場是目前本地唯一可以觀測到的與雷電形成有直接聯系的物理數據。一般來說,一個在形成中的雷云會對半徑10~20km范圍內的大氣電場產生影響。因此建立本地雷電預警系統,大氣電場探測儀是必不可少的儀器。
    另一方面,當雷電活動已經發生時,無論是云間放電還是云對地放電,都會產生強大的空間電磁場,這種電磁場可以在較遠的距離被探測到。一般云間放電過程可在32km范圍內被探測到,而云對地放電最大可在60km范圍內被探測到。


    依據不同的探測方式,雷電探測設備一般分為以下三類:
    1類探測儀(場強測量法FSM): 該類儀器可以探測到整個雷電過程。由于探測范圍主要在10~20km半徑范圍內,因此一般被稱為本地雷電探測裝置。
    2類探測儀(磁定向法MDF): 該類設備能夠探測到雷電形成的第二及第三階段變化。云間放電會釋放出非常高頻的電磁波,一般為100mhz,該設備的有效率為80%以上,所在區域的不確定性小于5km。由于該類探測儀器可以在本地的大氣電場受到影響之前就探測到遠程的雷云活動,因此一般被稱為遠程雷電探測裝置。
    3類探測儀(射頻信號強度測量法RFM): 該類設備能探測到雷電形成的第三階段。探測距離約100km,一般都是氣象愛好者使用。
        綜上所述,1類探測儀對于本地形成的雷電活動有很好的提前效應,但是對于遠程已經形成的雷電無法及時預知;2類探測儀對于本地的雷電活動探測的提前性不足,但是卻能在更大范圍內預判遠處雷電活動的方向和趨勢。因此,采用1+2類的探測方式能夠最為全面的對雷電活動進行預判,從而真正實現雷電預警的保護作用。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聯系人:楊經理

    手機:17714306975

    電話:17714306975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區弘盛路1號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