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物雷電防護
發布時間:2023-05-04 17:00:36
第一章 現場勘查情況
一、工程名稱及地址
1、項目名稱:陜西富平望湖樓防雷工程
2、項目地點: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
3、地理位置:望湖樓位于富平了老縣城東南隅富厚倉庫故址。系清同治八年(1869),知縣江匯川籌建的歇山頂樓閣式建筑。
4、氣象條件:根據渭南市氣象局資料表明,渭南市年平均雷暴日數為47天。屬于高雷暴區,而且每年渭南市轄區內因雷擊造成的事故和財產損失均有發生。
二、工程內容
1.望湖樓三、五、七層接閃帶以及引下線建設。
2.樓頂避雷針和原金屬鑄件與避雷線連接建設。
3.電源防護建設。
4.避雷針、避雷帶接地裝置建設。
三、工程設計目的
通過防雷避雷設施的建設,保護古樓免受雷擊傷害。
四、工程設計范圍
1、古樓直擊雷、感應雷防護。
2、電源系統防護。
五、承接范圍
1、通過對該文物古建筑所需貨物供應和安裝調試、驗收、技術服務等相關服務。
2、承包方式:
采取總承包形式對本工程進行承包即包工、包料、包機械、包質量、包安全、包工期、包安全、包環境衛生、包驗收合格等全部工作內容。
六、工期計劃目標
合同簽訂生效后的25個工作日(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如地震,風雪等原因導致工程停工的天數除外)內安裝調試,并投入使用。
七、設計標準和原則
1、設計依據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12
《古建筑防雷工程技術規范》GB51017-2014
《建筑施工竹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254-2011
2、設計原則及特點
在進行防雷避雷系統設計的時候,本著架構合理、安全可靠、產品質量保證、低成本、低維護作為出發點,并依此為貴單位提供先進、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統解決方案。
3、防護等級的確定
根據規范《古建筑防雷工程技術規范》GB51017-2014:
在可能發生對地閃擊的地區,下列建筑應劃為第一類防雷文物建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建筑;
——年預計雷擊次數不小于0.05次/年、或有雷擊史、或高度超過26 m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建筑。依據規范仙人塔為第一類防雷文物建筑。